精品|小米Max 2深度评测!(干货,值得收藏)
近年大屏幕智能电话已成趋势,基本上连入门机款都已有5.5 吋屏幕,但如果想再大一点的机款,选择就似乎不多。小米最近就推出了拥有6.44 吋屏幕的Max 2,延续上代大屏幕+ 大容量电池的优点,但用落究竟表现如何?就让笔者为大家分享一下用了一段时间的用后感吧。
大屏幕手感好但单手拿会觉重
正如前文所言,小米Max 2 拥有6.44 吋的极大屏幕,可以说是智能电话来说屏幕尺寸「去到最尽」了(因为如果再大就去到7 吋,即使有通话功能也已属于平板电脑),不过因为它的屏幕边框不算十分幼,所以与一般大屏幕智能电话相比,虽然机背拥有弧边设计,但单手掌握对于手掌较细的用家仍然会有点辛苦,更不用说单手操控了,所以虽然机身采用一体成形金属物料,外表看起来大方好看,但使用手感仍只属一般般,更由于机身重量达到211g,所以单手拿着用一会儿仍然会觉得重及累,如果大家再加上保护套,就会再重多几克,那时候就真的要「用一阵抖一阵」了。
▲虽然机背采用了微弧形设计,机面荧幕亦用上了2.5D 玻璃,但始终Max 2 的荧幕大达6.44 吋,要单手掌握都有一定困难,更不要说单手操控了。
▲如果一定要单手操控,设定中亦有单手模式,可供用家将屏幕显示缩细至最细3.5 吋大细,不过就牺牲了大屏幕的广阔视野了。
▲与Max 一代相比,Max 2 的机背采用了一体成形金属设计,不再像一代般分开3 截。不过金属物料比较易黏上灰尘,不经常清洁看起来会有点不太美观。
▲另外,这种金属物料会比较跣手,加上机身比较大部,万一跌在地上肯定会爆荧幕,大家使用时真的要小心一点。
▲外携方面,由于机身都几大部,所以放在裤袋,如果是比较紧身或贴身的裤,都会有种「顶住顶住」的感觉。
▲机底设有3.5mm 耳机插孔,中间位置亦设有红外线传输埠,可将电话变身成为遥控器。
▲开关键及音量键均设在机身右侧,而且同样采用金属物料制造。
▲SIM 卡/ microSD 记忆卡槽就位于机身左侧,不过大家要留意的是,SIM 2 卡槽是采用Micro SIM 而非现时常用的Nano SIM 槽位设计,如果要放入Nano SIM 就一定要使用卡套了。
▲内置喇叭及USB-C 插槽位于机底。
▲采用轻触式按键并设于荧幕下方位置。
▲指纹辨识器位于机背中央位置。
▲不过小米Max 2 可以建立一个「手机分身」介面,储存空间与本来的空间完全分开,方便将公司及个人档案分开储存。
屏幕极冷色向幸好可调校
小米Max 2 采用6.44 吋屏幕,材质为IPS,解像度则为1080p,在显示文字上表现算是不错,文字清晰锐利,可视角度亦算高。不过笔者觉得Max 2 的荧幕颜色十分偏冷色向,试过用专业屏幕测试工具Spyder 5 测试,发觉预设模式的白平衡数值,结果冷至8036K,与白色的6500K 相去甚远!幸好它有不同显示模式可供选用,只要大家采用xxxxx,白平衡数值就会跌至6972K,虽然仍然偏冷向但已比预设模式好好多,最少长时间望荧幕,双眼不会觉得不舒服。
▲小米Mac 2 的荧幕,解像度为1080p。
▲清晰及锐利度来说算是颇高,无论是浏览流动版或者电脑版网页,不用放大都可以看到细字。
▲由于采用了IPS 材质屏幕,所以可视角度颇高,从侧面看未见有变色变暗情况。
▲笔者再用专业屏幕测试工具Spyder 5 测试小米Max 2 的白平衡表现。
▲预设显示模式下,测出白平衡数值为8036K,确实十分冷色向。
▲幸好显示模式是可以改变的。
▲笔者都有试过其他显示模式的白平衡数值,当中「屏幕增强」模式,白平衡数值与预设的「智慧环境适应(标准)」接近,也达到7956K,同样属于偏冷色向。
▲但当转换为「标准模式」后,白平衡数值就跌至6972K,比较接近白色的6500K,以此模式长时间使用荧幕,双眼会比较舒服一点。
▲笔者亦测试过将预设的「智慧环境适应」模式调校至「暖色」,白平衡数值与「标准模式」差不多,为7018K,同样可以考虑使用。
▲小米Max 2 亦设有护眼模式,在夜间开启后会减少输出蓝色,令双眼长时间在暗处浏览会舒服一点。
镜头质素一般相片「极味精」
至于镜头方面,小米Max 2 内建了1,200 万像素F/2.2 光圈主镜头,亦支援PDAF 相位对焦技术,与不少中阶规格的智能电话差不多。以规格来看似乎不错,但实际试起来却只属一般般,笔者发现在日间拍照质素还算不错,但只要环境比较暗甚至是夜间拍照,清晰度就会直线下降。此外,颜色方面亦颇「重口味」、「重味精」,比实际肉眼看起来颜色要深很多,当然有些wire 民可能会喜欢这种颜色取向,但笔者个人口味来说就只觉得一般般。此外,虽然镜头支援「暗光画质增强技术」,但始终没有防手震功能,所以拍夜景或者室内拍摄时,双手仍然要十分稳定,才能拍出比较接近清晰的夜景相片。
▲小米Max 2 的镜头,支援拍摄最高1,200 万像素的相片。
▲日间拍摄效果算是不错,即使放大100% 相片,清晰度仍然不错。
▲不过颜色上是比较「重味精」,影出来的效果比肉眼看的实际颜色深很多。
▲有时在日光下拍摄较鲜色的物件(例如:花朵),颜色会有少许偏色,例如上面的例子,花朵就由肉眼见到的红色变了影出来的橙红色。
▲不过如在室内拍照甚至拍摄夜景时,相片清晰度就会直线下降。
▲用主镜头拍摄人像,清晰度都几高,色彩效果亦会比拍摄风景自然一点。
▲当然主镜头亦设有美颜功能,效果算是不错。
至于前置镜头方面,亦只属一般,拍出来的自拍相片最高只支援至500 万像素,另外虽然具备美颜功能,但预设效果仍是比较「假」,要将效果往下调少许才会看得比较顺眼。加上清晰度只属一般,所以小米Max 2 的镜头表现,只属合格水平。
▲前置镜头方面,小米Max 2 支援拍摄最高500 万像素的自拍相片。
▲本身已开启了美颜模式,不过效果只算一般,没有主镜头拍摄般细致度高,颜色取向亦比较「味精」。
▲另外,美颜效果亦不建议大家太「重手」,否则就会好像鸡蛋妹般,影完之后都完全不认得自己了。
使用时间够哂长!两日唔差电都够用
虽然整体表现来说,小米Max 2 只属一般般,但有一个优点,肯定是连旗舰级别的智能电话也比不上的,就是使用时间。小米Max 2 内建了5,300mAh 容量电池,容量确实很大,笔者试过一般使用兼会打机的情况下,由100% 电量开始使用Max 2,由9:22am 去到3:38pm,足足过了超过6 小时,电量也只是用了31%,而去到晚上11:57pm,已经用了接近16 小时,电量仍有21%,而系统更显示继续用下去,最长还可以继续使用接近4.5小时。笔者连续使用情况下都可以用到如此长的时间(荧幕一直亮起,中间不打机时亦有接驳Wi-Fi 或4G 网络并以Spotify 听歌),一般用家平常应该很少机会会一直亮起荧幕使用吧?所以小米Max 2 确实很「长气」,悭悭地用要用2 日基本没有太大问题,如果大家去旅行,以它来做分享网络的流动热点,又或者使用它的逆向充电功能,以小米Max 2 的电池为其他智能电话「救命」,也是不错的用途呢。
▲小米Max 2 内置的电池,容量达到5,300mAh,确实很大。
▲笔者实际使用过,在一般使用兼有打机的情况下,用了接近16 小时,电量还有21% 剩下来,确实很「长气」。
▲在电源设定中,设有「神隐模式」,可以限制后台应用程式的功能,而且可以按每个程式进行设定,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节省耗电了。
▲另外,大家亦可以在「性能和效果」设定中,设定小米Max 2 采用「流畅模式」,亦可有助进一步减少耗电,不过有时,尤其是打机时,可能会运算得慢一点,效果亦会差一点。
效能未有提升!一般中阶机表现
最后说说效能方面吧,小米Max 2 采用了Qualcomm Snapdragon 625 处理器,看似比去年Max 采用的Snapdragon 652 落后,但625 处理器是比较先进,皆因它采用了较新的14nm 制程,相比652 采用的28nm 制程,确实会省电很多。不过效能上,两枚处理器是相同水平,由不同的测试效能软件的得分就可知道,所以在效能上,虽然Max 2 由Max 的3GB RAM 增加至4GB RAM,但两者使用上是没有任何分别,仍然是中阶机水平。整体使用上还算可以,一般使用情况下还算畅顺,不过玩游戏时可能会「窒窒地」,表现只属一般。售价方面,由于Max 2 记忆体增加了1GB,内置储存空间亦由上代的32GB 提升一倍至64GB,所以定价亦增加了$100 至$1,899。纵然如此,性价比上小米Max 2 仍然是「无得输」。
▲小米Max 2 采用了Qualcomm Snapdragon 625 处理器、Adreno 506 图像处理晶片、4GB RAM 及内置64GB 储存空间等规格,水平与上代Max 是同一水平。
▲以安兔兔评测测试,小米Max 2 获得64,152 分,与第一代Max 得分差不多。
▲至于内置储存空间方面,以AndroBench 测试,结果是读取速度只有268.23MB/s,表现只算中规中矩。
总结:表现一般得个芒同电池大!
总括而言,小米Max 2 以中阶机的规格,但入门机的定价发售,性价比确实颇高。不过整体表现上,除了荧幕尺寸够大,以及电池容量大,可以用足两日无需充电外,其余表现只属一般般。当然,如果大家只是当它是Wi-Fi 蛋或者后备机使用,小米Max 2 应该都足够满足大家需求,但如果作为主力机用的话,就似乎有点儿不太够用了。